北極永凍土融化,一直是氣候科學家最擔憂的「引爆點」之一。因為當封存了數萬年的有機物解凍並開始分解時,將會釋放出大量的強效溫室氣體甲烷,進一步加劇全球暖化。

過去的模型大多悲觀地假設,在這個過程中,「產甲烷菌」(methanogens) 將主導一切,導致甲烷大量釋放,形成惡性循環。

然而,科學新聞《Eos》近日報導了一項發表於權威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重大研究,為這個黯淡的預測帶來了新的視角。科學家發現,在北極融化的土壤中,還存在著另一群關鍵的微生物——「噬甲烷菌」(methanotrophs)。


研究關鍵發現:一場微生物的競賽

這項新研究指出,隨著永凍土融化,這群「噬甲烷菌」(以甲烷為主要食物來源)的活躍程度遠遠超出了預期。

研究團隊發現,特別是在融化後土壤的上層潮濕區域,噬甲烷菌展現了極高的競爭力。牠們消耗甲烷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足以「抵銷」底層產甲烷菌所產生的甲烷。


一道關鍵的「生物緩衝」

簡單來說,當產甲烷菌在地底產生甲烷時,這些甲烷在逸散到大氣之前,會先被上層的噬甲烷菌「吃掉」並轉化。

這形成了一道關鍵的「生物緩衝」(natural buffer),或稱為「天然甲烷匯」。這意味著,北極永凍土實際釋放到大氣中的淨甲烷排放量,可能遠低於先前氣候模型的悲觀預估。


結語:重新評估氣候模型

這項發現意義重大。雖然這不代表北極甲烷的威脅已經解除,但它揭示了自然生態系中存在著驚人的韌性。

科學家強調,未來的氣候模型必須將這群「隱形盟友」——噬甲烷菌——的緩衝能力納入計算,才能更準確地預測北極融化對全球氣候的真實衝擊。


圖片來源: Benjamin Jones/USGS/Flickr, Public Domain​
資料來源: eos.org​
來源網站: 
In Arctic Soils, Methane-Eating Microbes Just Might Win Out over Methane Makers - Eos

免責聲明:
1、本協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排放協會官網及〈會員雙週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環保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協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