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 召開前夕,全球最權威的醫學期刊之一《刺胳針》(The Lancet) 都會發布一份重量級報告——「刺胳針倒數」(Lancet Countdown)。這份報告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談論冰川融化,而是用嚴謹的醫學數據,回答一個核心問題:氣候變遷如何直接衝擊你我的健康?
2025年10月底發布的最新報告,再次拉響了全球公共衛生的警報。報告指出,氣候變遷的衝擊已不再是遙遠的未來威脅,而是正在發生的「健康危機」,且其影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加速。
-
研究重點(一):極端高溫的「直接」致命威脅
報告分析,2025年創紀錄的全球高溫,是威脅健康最直接的殺手。高溫的衝擊遠不止於令人不適或中暑:
-心血管與腎臟負擔: 持續的高溫會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和腎臟造成巨大壓力,導致心臟病發作和腎衰竭的風險顯著增加,尤其是對於長者和慢性病患者。
-心理健康惡化: 研究也發現,極端高溫與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憂鬱)的惡化有明顯關聯。
報告警告,若不立即採取更積極的減碳行動,全球因高溫導致的相關死亡人數將呈指數級增長。
-
研究重點(二):糧食與傳染病的「間接」連鎖效應
氣候變遷正透過破壞自然系統,從兩大面向間接威脅人類生存:
1. 糧食安全危機: 不穩定的降雨和持續的熱浪,正在縮短全球主要糧食作物(如小麥、玉米、大豆)的生長季節,導致作物產量下降。這直接威脅到全球糧食供應鏈的穩定,使數億人面臨營養不良的風險。
2. 傳染病版圖擴張: 暖化正在為病媒蚊(如傳播登革熱的埃及斑蚊)創造更廣闊、更溫暖的生存環境。報告顯示,全球適合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季節正在延長,使過去的非疫區(如歐洲和北美部分地區)也開始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下。
結論:淨零行動 = 史上最大的公衛投資
《刺胳針倒數》報告的核心結論非常明確:加速淨零轉型,是本世紀最大、最有效益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
報告大力倡導「健康協同效益」(Health Co-benefits) 的概念。例如:
-淘汰化石燃料(如燃煤電廠)不僅是為了減碳,其「立即」的好處是大幅減少空氣污染(PM2.5)。更乾淨的空氣,將直接降低中風、肺癌、哮喘和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
同樣地,推動綠色交通(鼓勵步行、自行車)不僅減少了運輸碳排,也促進了民眾的身體活動,有助於對抗肥胖與慢性病。
報告呼籲,各國政府在制定其淨零路徑圖與 NDC(國家自定貢獻)時,絕不能只計算「碳」,更必須將這些能拯救無數生命的「健康效益」納入決策的核心考量。
資料/圖片來源: 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來源網站: 2025 年報告 - 刺胳針倒數 (lancetcountdown.org)
免責聲明:
1、本協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排放協會官網及〈會員雙週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環保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協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