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辦公比通勤上班更環保嗎?數位遊牧又該注意什麼?
隨著工作型態越趨多元,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家遠距辦公或成為數位遊牧族,但這樣真的比每天進辦公室更環保嗎?
直覺上,遠距工作最大的優勢是減少通勤所造成的碳排放。不過在家辦公也會帶來額外的能源消耗,例如長時間開電腦、冷氣與照明。相比之下,辦公室因多人共用空調與照明,平均下來單位耗電量較低。因此,居家辦公是否真的更環保,關鍵在於通勤減碳效益能否超過增加的居家能耗。
澳洲研究:彈性遠距工作減碳效果明顯
一項針對澳洲某家 3,000 人公司的研究,比較全體進辦公室與彈性遠距(每週在家 2~4 天)的環境影響。結果顯示,彈性遠距工作每年可減少 728 噸二氧化碳當量,約較全體進辦公室減少 5%。
進一步從資源消耗、空氣污染與人類毒性三項環境指標來看:
-
空氣污染:因減少通勤而大幅降低 41%
-
人類毒性:若遠距造成用電量增加、又依賴燃煤發電,會增加 17%
整體而言,即使在家開冷氣長達 9 小時,仍比進辦公室更能減少碳排放,特別是對通勤距離長且開車上下班的族群,遠距工作帶來的環境效益最為顯著。
數位遊牧:選對地點、提高能源效率
對數位遊牧族而言,雖然工作方式與居家辦公類似,但須額外考量各地電力的能源組成。如果所在地的電力多來自再生能源,使用電力所造成的環境負擔就會更小。
此外,無論是遠距或辦公室工作者,都可透過使用節能設備、提升能源效率來降低耗能。
無法遠距?通勤方式也能減碳
若工作無法遠距,改變通勤方式也是減少環境影響的重要方法:
-
步行與騎自行車為零碳排且兼顧健康
-
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碳排低於開車
-
「共乘」亦能有效分攤碳排,四人共乘開車的平均碳排甚至低於搭公車
四個日常小習慣,遠距或辦公室皆適用
-
隨手關閉電腦與螢幕電源,或設定節電休眠模式
-
落實無紙化辦公,包括使用電子名片
-
預設印表機雙面列印,列印前仔細確認
-
下樓改走樓梯,減少電梯耗電
資料來源:居家辦公會比通勤上班環保嗎? 數位游牧該注意什麼才不會高耗能? |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RE-THINK重新思考
免責聲明:
1、本協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排放協會官網及〈會員雙週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環保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協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