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經協會大師講座邀請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蔡耀賢(右3)談「邁向淨零建築的藍海策略」...

在2050淨零碳排政策全面推進的當下,建築產業的轉型壓力與日俱增,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八月份大師講座13日登場,邀請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蔡耀賢,以「邁向淨零建築的藍海策略」為題,從永續、健康與智慧三大面向切入,深入剖析政策引導下的技術革新與住宅設計實務,也為業界揭示綠色建築下一波關鍵趨勢。

「我要傳遞一個相當重要的觀念,就是減碳要由『設計』做起!」蔡耀賢指出,居住者的節能行為是一回事,然而現今在營建產業中更需要重視的是從設計源頭來進行減碳,因為建築體取之於土地、立基於土地,「營造永續與環境永續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楊志鵬指出,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全球建築與營造業占溫室氣體排放量約37%,用電與用能消耗占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的近40%,因此被視為各國淨零碳排政策的首要推動領域之一。營造產業也是各國淨零碳排政策中,首要其衝的重點產業之一。

建築經營協會上月邀請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副理事長黃郁文,以及陸府建設副總經理蔣海芃與品牌總監康育萍,共同探討綠色生態趨勢下的不動產創新方向。

本月持續聚焦產業如何回應淨零碳排政策,邀請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蔡耀賢,𣈱談建築業邁向淨零的實戰藍圖。他同時身兼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理事長與台灣建築學會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楊志鵬說,蔡耀賢為「永續建築設計工學研究室」主持人,長年致力於將建築環境控制與模擬技術整合進設計流程,推動健康、環保與人本導向的空間理念,並積極參與我國綠建築、綠建材、建築能效與建築蘊含碳排政策制定,可說是國內淨零建築政策的重要推手。

蔡耀賢的演講聚焦於三大核心概念:永續、健康與智慧,從公共政策與法規走向技術工具與住宅實作,建構出具體可行的策略藍圖。

講座中也分享集合住宅設計流程中,運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將碳排、室內環境品質以及與營建成本進行多目的最佳化的最新技術,藉以實踐高性能、低碳排、低成本的設計方案。

隨著永續浪潮席捲全球,建築產業必須重新思考空間設計與能源使用的關係。楊志鵬說,此次講座為台灣建築人提供系統化的前瞻視角與可實踐的技術策略,不僅是淨零轉型的知識交流,更是一場產學政策合力下的未來預演。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宋健生
來源網站:
減碳要由「設計」做起!蔡耀賢談建築業淨零的實戰藍圖 | 房市話題 | 房市 | 經濟日報

免責聲明:

1、本協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排放協會官網及〈會員雙週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環保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協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