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2025碳定價報告》

全球實施制度增至80個、覆蓋28%溫室氣體排放量%

   

   世界銀行於近日發布《2025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年度報告,指出全球碳定價政策快速擴張,已成為各國應對氣候變遷與強化公共財政的重要工具。

    報告揭示,截至2025年初,全球共有80項碳稅與碳排放交易制度(ETS)正在運行,較2024年增加5項,涵蓋全球28%的溫室氣體排放,所創造的碳收入在2024年達1,030億美元,顯示碳定價已成為各國穩定財政與引導產業減碳的重要手段。

    世界銀行指出,碳定價工具在全球快速擴展,從2005年不到10種,成長至2025年的80種制度,顯示碳市場日益壯大。這些制度已涵蓋全球28%的溫室氣體排放,特別集中於電力與工業等高排放部門。報告也觀察到,2024年新增政策多以碳排放交易制度(ETS)為主,反映各國傾向使用更具彈性與市場化的機制,透過價格訊號引導產業轉型與減碳。

    在碳市場發展方面,報告也指出碳權價格整體略有下降,特別是在自願性市場出現供過於求情況,不過與自然碳移除相關的碳權(如森林保育專案)價格逆勢上漲,每噸達15.5美元,未來價格甚至可望突破20美元,顯示自然解方的市場潛力與認可信心正穩步提升。

    此外,報告亦強調「區域合作」成為碳市場新趨勢。歐盟積極推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則以州為單位發展碳市場,並探索跨州整合的可能性。這種趨勢有助於擴大碳市場規模、提升政策效率,並減少國際間的碳洩漏風險。

    最後,報告提醒政府應重視碳收入的用途分配。2024年全球約56%的碳收入被用於氣候與環境項目,包括潔淨能源、基礎建設與氣候調適工程;另有25%用於社會經濟支援,其餘則納入一般政府預算。這些分配策略將直接影響政策的公平性與公眾支持度。

    總體而言,《2025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不僅提供全球碳市場的關鍵數據,也指出未來政策深化與跨國協力的必要方向。碳定價正不只是環保政策,更是全球財政與產業轉型的戰略支點。

 

資料來源:Reccessary  
作者:莊閔茜

來源網站
世銀2025碳定價報告》全球實施制度增至80個、覆蓋28%排放,報告3大重點一次看 | 新聞 | Reccessary

世銀碳定價報告1 全篇報告下載 Open Knowledge Repository
世銀碳定價報告2 總結下載 content


免責聲明:
1、本協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排放協會官網及〈會員雙週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環保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協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

 

更多淨零排放新知,歡迎訂閱本會淨零雙週報:https://www.tnzea.org.tw/eforms.php?lang=tw&t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