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邁向淨零轉型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引導企業從化石能源轉向潔淨技術」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學界關注的焦點。這篇發表於 VoxEU 的研究,結合2014年全球油價暴跌的背景與挪威企業的微觀資料,提出一個少被關注但極具政策價值的觀察:當化石能源產業的獲利前景下滑,反而可能促使企業內部重新分配資源,推動潔淨創新。
挪威作為全球重要的離岸石油輸出國,油價重挫對其經濟衝擊甚鉅。理論上,能源供應鏈企業在面對利潤萎縮時,應該會縮減研發投資;但作者發現,許多企業選擇將原本投入傳統技術的研發資源,轉向發展潔淨技術。研究中顯示,油價下跌後,挪威企業中投入潔淨研發的比例明顯上升,尤其是那些原本已有研發活動的企業,更是主力轉型者。
為了釐清因果關係,作者建構了一套企業層級的「油價衝擊曝險程度」指標,透過比較曝險程度不同但產業結構相似的企業,證實曝險越高的企業,越有可能增加潔淨研發的比重。更重要的是,這些轉變並不是來自整體創新預算的增加,而是企業在原有研發團隊中進行方向性的重整,將既有資源轉向發展可持續技術。
這種轉型的動因,部分來自於「調整成本」的存在──包括解散研發團隊的成本、員工重新配置的困難與知識重置的門檻等。這些成本使得企業比起解散團隊,更願意讓既有的專業人力投入新的創新領域。從政策角度來看,這樣的內部調整行為代表:負向經濟衝擊不僅能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可能成為清潔技術發展的加速器。
本文對碳定價與政策設計提供了新的論述基礎。除了直接提高碳排成本外,政策也可藉由降低化石能源的預期利潤,間接引發企業內部資源的再配置,加速能源轉型的腳步。挪威的案例說明:創新並不僅僅來自外部補助或政策誘因,有時候,「危機」本身就是轉型的最佳契機。
資料來源:VoxEU CEPR
來源網站:https://cepr.org/voxeu/columns/how-oil-price-crash-sparked-clean-innovation-insights-norway
免責聲明:
1、本協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排放協會官網及〈會員雙週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環保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協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
更多淨零排放新知,歡迎訂閱本會淨零雙週報:https://www.tnzea.org.tw/eforms.php?lang=tw&t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