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峻,科學家和企業正積極尋求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CO₂)以降溫地球的技術。這些被視為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方案,尤其在全球可能會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溫度上限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目前幾種主要的二氧化碳去除方法,以及它們面臨的挑戰。
首先,直接空氣捕集技術(Direct Air Capture, DAC)成為最受關注的解決方案之一。這項技術利用大型機械設備,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提取並儲存。儘管該技術的效率逐步提高,但高昂的成本仍是推廣的主要障礙。為了降低成本,不少公司正在努力提升技術效能,並尋求政府的支持與合作。然而,這項技術的規模化仍面臨著資金和政策上的挑戰。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方案是海洋碳吸收技術。這項技術透過改變海洋化學結構來促進更多二氧化碳的吸收。美國馬薩諸塞州的LOC-NESS項目便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該計畫試圖通過特定的過程,讓海水能夠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儘管海洋碳吸收技術具備潛力,但它仍面臨科學研究不足以及政策監管等方面的挑戰,這使得該項技術的普及仍需時間。
此外,土地碳封存技術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解決方案。通過森林重建、土壤改良等手段,土地能夠自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這種方法相對而言具有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效率,但也面臨著土地資源競爭及土地使用的限制等問題,這使得該技術的實施受限。
儘管這些去碳技術具有顯著的潛力,推廣和應用過程中的挑戰依然艱鉅。尤其是在一些國家,政府對碳去除技術的支持並不穩定。以美國為例,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對這些技術的資金支持大幅減少,這讓許多相關的科研項目和企業面臨困境。除了技術和資金問題,碳去除技術的政治爭議和實際可行性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總體來看,儘管去碳技術在應對全球氣候變遷方面具有重要潛力,但要真正發揮其作用,仍需克服諸多挑戰,包括高昂的成本、技術的不確定性以及政策上的不穩定性。
資料來源:nature
來源網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233-6
免責聲明:
1、本協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排放協會官網及〈會員雙週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環保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協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
更多淨零排放新知,歡迎訂閱本會淨零雙週報:https://www.tnzea.org.tw/eforms.php?lang=tw&tb=1